近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青年建功新时代”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评审结果揭晓,山东省多所高校在此次活动中表现出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山东省共有54所学校获奖。本科组方面:特等奖:1项,所属学校为临沂大学,作品名称为《百年变局观博弈,国潮涌起扭乾坤——从殖民主义百年演变中的国货处境谈文化自信》。一等奖:1项,所属学校为青岛理工大学,作品名称是《弘扬科学家精神 争做新时代追梦人》。二等奖:5项,包括青岛工学院的《情满丝路·美在上合——从青岛再出发,中国与世界同行》、潍坊学院的《追光》、烟台理工学院的《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枣庄学院的《小小竹竿铭刻伟大支前路》、山东警察学院的《走近“云端”派出所,争做新时代“挑山工”》。三等奖:16项,涵盖了山东女子学院的《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凝聚民族复兴磅礴力量》、山东协和学院的《幸福花开三涧溪,共筑乡村振兴梦:齐鲁样板三涧溪村》、山东政法学院的《中国式浪漫》、潍坊理工学院的《鉴往知来,向史而新——走进华东保育院和大官营村》、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的《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山东管理学院的《走进三涧溪 共筑乡村振兴梦》、山东财经大学的《雪域中的坚守与传承》、山东大学的《相辅相成·相融相合·相济相生——坚持“两个结合”,奏好时代交响乐》、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的《红色中华第一书——<共产党宣言>》、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汲取力量,砥砺前行》、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的《绽放在“生命禁区”的格桑花——繁森精神薪火相传》、山东师范大学的《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科技大学的《汲取精神伟力 阔步强军征程》、山东农业大学的《重温红色文化 奔赴强国之约——走进泰安革命史展览馆》、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的《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济南大学的《铭记历史,赓续精神——感悟济南战役中的革命精神》。高职组方面:特等奖:3项,所属学校分别是济南职业学院的《燃烧青春的舞台 就在家乡》、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的《小小指挥所 指挥大战役》、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不一样的我们一样的幸福》。一等奖:7项,具体为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的《凝固的艺术——中国建筑传递的文化自信与匠心情怀》、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追寻抗大英魂 筑牢理想信念》、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进淄赶烤”点燃社会治理现代化之火》、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的《牢记初心使命 争做新时代传媒人》、淄博职业学院的《乡村振兴·家乡的颜色》、滨州职业学院的《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助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威海职业学院的《乡村振兴·家乡的颜色》。二等奖:8项,涉及学校及作品有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三涧溪:乡村振兴的复兴号》、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的《讲好工业遗产故事,肩负民族复兴大任——“三转一响”的记忆》、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追寻信仰之光 坚定理想信念》、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爱情如是说》、青岛工程职业学院的《心向党而红 灼灼爱国情》、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的《坊茨小镇——百年胶济线上的一颗“明珠”》、东营职业学院的《秉承先辈遗志 赓续建党精神——永不褪色的“传家宝”》、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照亮基层善治之路——以日照市东港区石臼街道的基层民主建设实践为例》。三等奖:13项,包括泰山护理职业学院的《接续奋斗与“辈”同行 堪当大任“医”路有我》、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的《守正创新担使命 奋楫笃行谱新篇》、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的《奔涌在同一条红河中》、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的《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凝聚奋进力量 赓续担当精神》、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的《红色家书载忠魂 砥砺前行担使命》、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的《信仰坚定 信念不移 信心十足——在红色传承中感悟精神力量》、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的《忆峥嵘岁月,请长缨不负青春》、烟台职业学院的《讲述革命故事 谱写时代篇章》、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精神之源 星火相传》、山东海事职业学院的《将青春之花绽放在国旗照耀的祖国大地上》、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从济南战役中读懂人民至上》、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此次山东省高校在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示了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成效和学生们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临沂大学的获奖作品以国货处境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文化自信,体现了该校学生对时代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对文化自信的坚定信念。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一等奖作品涵盖了科学家精神、民族文化、乡村振兴等多个重要主题,展现了学生们广阔的视野和积极的担当精神。二等奖和三等奖的作品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学生们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在高职组中,济南职业学院等学校的特等奖作品,将思政教育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时代责任和使命。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等高校的一等奖作品,通过讲述工业遗产故事、乡村振兴实践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这些获奖作品的背后,是山东省各高校对思政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不断创新。各高校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发展,切实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未来,山东省高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建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扎实理论素养、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近日,山东省在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的两项重要展示活动 —— 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和 “我心中的思政课” 微电影展示活动圆满收官,成果斐然,为全省思政教育注入了强大活力,成为教育领域的亮点盛事。在本科组的比赛中,各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提交了许多高质量的作品。其中,特等奖作品“百年铁路见沧桑,国运复兴驰骋长”来自聊城大学,该作品通过生动的讲述,展现了百年铁路的发展历程与国家复兴的紧密联系,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铁路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等奖的作品也各具特色,如山东警察学院的“从海之潮到心之安”,从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国家安全与个人安全的关系;曲阜师范大学的“儒韵传千古,文化续新章”,深入挖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绿”里摘金,则聚焦于健康与环保主题,传递了绿色发展的理念。二等奖的作品同样可圈可点,像山东科技大学的“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看山东”,引导学生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深刻理解山东的发展与变化;潍坊学院的“赴热爱 乐道和平”,鼓励大学生们秉持热爱,为和平事业贡献力量;泰山学院的“深耕传统文化沃土,铸就文化强国之魂”,强调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此外,临沂大学、枣庄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二等奖作品也都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学生们对思政课的深刻理解和精彩诠释。三等奖的作品如临沂大学的“劳动托起中国梦,‘职’上云霄玉汝成”,突出了劳动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的“黄河三角洲绘就生态画卷”,关注了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的“立根大地践初心 芝香芳华为农民”,体现了大学生对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的思考。高职组的比赛也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竞争十分激烈。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的“从‘黄河’到‘黄河’”荣获特等奖,该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黄河文化的魅力与传承。淄博职业学院的“传承齐风古韵 赓续历史华章”、东营职业学院的“追寻总书记的足迹 争做时代新人”等一等奖作品,同样彰显了高职学生的思政素养和创新能力。二等奖作品中,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日照喀什交往交流交融”,体现了跨地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临沂职业学院的“田园变花园代村焕新颜”,关注了乡村建设与发展;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织锦绘中华”,展示了中华传统技艺的魅力。烟台职业学院、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等高校的二等奖作品也各有千秋,从不同领域阐述了思政教育的内涵。三等奖作品方面,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品读红色家书 传承革命道德”,让人们重温了革命先辈的精神品质;临沂职业学院的“献身改革、造福社会,用一生践行新时期沂蒙精神”,弘扬了沂蒙精神;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第二个结合’让中华文化惊艳世界”,深入探讨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专项组中,山东师范大学的“聆听跨越世纪的沂蒙声音”荣获二等奖,该作品深入挖掘了沂蒙精神的内涵,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山东大学的“向内凝聚 · 向外宣扬 · 生生不息”荣获三等奖,作品从自身发展和对外传播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思政学习成果的平台,也促进了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些优秀作品的展示,进一步推动了思政教育在山东省高校的深入开展,培养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活动亦成绩卓著。长视频组,山东大学的“星光”凭借深刻内涵与精湛制作,巧妙融合思政元素与动人故事,荣获一等奖,引发学生强烈思想共鸣与情感触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的“星火”、烟台职业学院的“人生三部曲”、“金扁担”、淄博职业学院的“悠悠慢火车 满满民生情”、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的“行走的脊梁”等三等奖作品,从社会现实、人生价值、民生关怀等多方面彰显思政主题,体现院校思政教育理念。短视频组,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的“釉上花开”和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的 “00” 后的年画循环之旅以简洁形式高效传递思政信息,吸引学生关注。该微电影活动意义深远,既为院校提供思政成果展示平台,又开辟学生学习思政新路径,增强学生家国认同感与责任感。它凸显山东省教育部门对思政教育的高度重视,激励院校强化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推动师生积极投身思政实践,为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凝聚力量。展望未来,山东省思政教育有望借这些优秀成果持续奋进,各院校将深挖潜力、创作更多精品,让思政之光点亮学生心灵,为教育事业注入持久思想动力,助力学生为中国梦奋勇前行。
2025-01-16 0 0
2025-01-16 0 0
2025-01-16 0 0